本报评论员岑嵘
2025年,外卖市场因京东的高调入局而再起波澜。京东以“百亿补贴”和“0佣金”为武器,向美团和饿了么的固有格局发起猛烈冲击。两大巨头被迫应战,淘宝闪购宣布投入500亿元补贴,一场史无前例的“补贴大战”全面爆发。“0元奶茶”“满25减21”“零元购”……这场由资本驱动的补贴大战创造了令人咋舌的消费奇观。
然而据中国烹饪协会统计,70%以上的补贴成本最终由商户承担,许多中小餐饮店利润归零。
外卖行业的表面繁荣并没有给这个行业带来利润,看似热闹的场面背后是商家在生死线上的挣扎,这就是“无利润繁荣”。
“无利润繁荣”并不仅仅出现在2025年的外卖行业。
2025年上半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数据引人瞩目:整体汽车产销量首次在半年内双双突破1500万辆,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和出口量均创下历史新高。出口方面,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106万辆,同比猛增75.2%,显示出强大的全球竞争力。
在这繁荣的背后,却并没有给汽车行业带来应有的利润,汽车行业利润率远低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。2025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44.2亿元,同比增长3.6%,利润率却被压缩至4.8%,较去年同期5.0%下降0.2个百分点,汽车行业可以说是“量增利减”。
是什么导致这种“无利润繁荣”的局面?
“价格内卷”是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因素。
“价格内卷”导致了同行业企业竞相压价,产品价格不断下探,逐步脱离成本与价值的合理匹配。这导致了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,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,难以支持后续的技术研发和服务提升,“价格内卷”的结果,是整个市场秩序被扰乱,市场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
这种“卷”是我们看得见的,另一种更可怕的“卷”藏在背后,危害也更大,这就是“产业链内卷”。
“产业链内卷”是指在产业链内部,处于主导地位的平台型企业、头部企业等,利用其垄断势能压低上下游企业供应价格、扭曲正常供求价格机制。通过非理性竞争手段,尤其是以“压成本、压工期、压服务”为代表的压价方式,不断将成本和利润压力向链条下游传导,进而挤压处于竞争劣势企业的生存空间。
以车企为例,车企价格战背后,是它们的供应商在进行着无声但更加惨烈的厮杀。
车企为了追求极致的成本优势,会不断引入新的供应商,并且激励供应商之间相互竞争和压价,很多供应商只能亏本干。车企还会拉长回款周期。供应商不得不承担前期的开发费、模具费,以及更多的财务费用,一旦资金链断裂,厂商很可能被拖垮。
主导企业通过垄断地位压低采购价,使链上企业运营利润被持续压缩,影响整个产业链生态,产业链上下游在议价权和资源占有上失衡,链上企业难以获得公平的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,也进一步削弱了整个链条的系统效率和协同性。
“价格内卷”的横向竞争,加上“产业链内卷”的纵向竞争,如同一张大网,使得企业不得不陷入同质化的恶性竞争,导致行业整体“做大但做不强”。企业因利润受限、资金紧张,进一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升级。
“无利润繁荣”使得企业创新枯竭,同质化竞争加剧。这样的表面繁荣不可持续配资好评股票配资门户,它不是真正的繁荣,而是高质量发展的阻碍。
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